多功能電力儀表是一整套環節的智能化實現過程,包括電網終端及中間運營環節的大多數設備,為當前的多功能電力儀表行業帶來嚴峻的挑戰。這三個領域代表了數字能源領域熱門的創新機會。據預測,到2025年,智能能源基礎設施的價值每年至少可以達到1.5萬億美元,從商業、客戶和社會的市場機會和效益來看。
多功能電力儀表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其市場前景與下列因素有關:
(1) 多功能電力儀表用戶端的電力配電系統智能化需求及智能電網的推進;
(2) 工礦企業與建筑樓宇的節能減排;
(3)新能源、新行業的發展需求;等等。
中國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切實加強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增強電網優化配置電力能力和多功能電力儀表可靠性”,發展智能電網已成為社會共識。我國為實現智能電網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國家電網分階段穩步推進電網智能化建設,其中過去的2009-2010年為規劃試點階段,2011-2015年為全面建設階段,2016-2020年為引領提升階段。
到2030年,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企業進入國際梯隊,實現跨越發展。為此,國家將根據產業發展需求,逐步擴大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規模或設立二期、三期基金;加強現有政策和資源的協同,如:集成電路研發專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在支持共性技術研發,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支持產業化發展,這些資源要加強協同,形成合力;加強人力資源培養和引進,加強微電子學科建設支持;制定技術引進、消化、吸收政策,給予扶持;建立知識產權保護聯動機制等。
|